自信

时间:2012-12-13浏览:335

 

本报记者付雁南 刘世昕 《 中国青年报 》( 20121116 05 版)

 

今天上午1153分,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刚刚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对中外媒体说的第一句话是一句道歉。在一片掌声与密集的快门声中,他面带微笑,语气恳切地说: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好,让大家久等了!

在他所站的讲台左侧,其他6位政治局常委身着深色西服,依次站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的主席台上。习近平称呼他们为常委同事,并且把他们一一介绍给台下来自全世界的媒体。

在此之前,当新一届政治局常委在主席台上依次站定时,居中站立的习近平和李克强曾几次向记者挥手致意。有外媒就此评价,中国已正式步入博士治国的时代。

在这里,我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对我们的信任。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讲话时,他语调沉稳而坚定。

来自全世界的媒体此时此刻都在关注中国。前来采访十八大的西班牙《世界报》副总编说,中国已经是国际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员,在各个领域都无法忽视;巴西《圣保罗州报》的一位记者表示,中国是一个崛起的强国,并且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体。

人们也从新一代领导集体的表现中探寻着中国的未来。一位在现场的中国记者评价,习近平的讲话务实、亲切、自信;活动结束后4个小时,英国路透社在报道中写道:习的讲话通俗易懂,表现非常放松。

十八大报告中曾提出,全党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如今,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是这种自信的直接体现。

18分钟的讲话中,习近平19次提到了人民。他称赞中国人民是伟大的人民,并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同时,他也表示,每个人的工作时间是有限的,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

他用平实的话语说道: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接着,他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现场采访的英国广播公司(BBC)记者注意到了这里人性化的表述。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写道:习近平的演讲受到了赞扬,很多人喜欢他更加非正式的遣词造句。

在谈到现阶段的矛盾时,习近平的话语变得掷地有声。他说: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党内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党员干部中发生的贪污腐败、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全党必须警醒起来。

说到这里,他表情严肃地停下来,等待翻译。台下,摄影记者的闪光灯持续不断地闪烁。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把这一场景列为整个讲话的亮点。他们在报道中援引一位采访对象的话说:一些正面的变化已经在中国发生了。

这场被形容为没有官话的讲话,在中国的网络上赢得了普遍赞誉。没用那么多排比、对仗来壮声势,平实的话语,透露出真诚,充满着使命感。一位网友在微博上说,希望未来十年,他和他的团队能始终保持这样的状态。

当讲话接近尾声时,习近平恢复了出场时微笑的表情。

记者朋友们,中国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国。在一张名为《幽燕金秋图》的巨幅山水画前,他伸出手,向台下端着长枪短炮的记者摆了一个邀请的手势。此刻,快门声再次密集地响起。

在这场媒体见面活动开始之前,著名投资人吉姆·罗杰斯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认为中共中央的新领导集体将带来一个非常开放的市场,鼓励国际竞争,鼓励外国投资进入中国。

而现在,在人民大会堂的活动现场,英国路透社的记者也感受到,这看起来是个开放的过程新的领导集体把自己介绍给了全世界,他们愿意与媒体相互交流

习近平在讲话开始,首先称赞媒体的十八大报道很敬业、很专业、很辛苦;而在讲话结束时,他再次微笑着环顾全场记者。

希望记者朋友们今后继续为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作出更多的努力和贡献。他说。1212分,在一片掌声与快门声中,习近平再次挥手致意,并与其他6位政治局常委依次走出会场。

这是中国第五代领导集体在中外媒体前的首次亮相,他们将领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