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回乡路,暖心支教情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2-03浏览次数:33

 漫漫回乡路,暖心支教情

本网讯(青媒见习记者 余易达)正值寒潮期间,贵州的山区格外寒冷,刘琴每天早上六点多起床去晨跑,上五节课,放学后要护送学生回家,最远的要步行将近三个小时才能到达,这就是刘琴得生活,忙碌却充实。

刘琴是我校13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放假回到家乡后,她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了德江大学生联谊会招募支教志愿者的活动,经过两轮面试,她成功进入团队中,开始了为期15天的支教活动。此次活动德江大学生联谊会派出平原镇星星之火春晖支教队、长安大学赴贵州德江春晖实践队、长江大学赴复兴东泉小学春晖助学队等6个助学服务团队共120人参与。

刘琴所在的“囊萤映雪支教队”来到了贵州省德江县平原镇高席完小,一个贫困的山区学校。刚刚来时他们便遇到了难题,由于正值寒潮期间,小学又处在山区,天气格外寒冷,他们不仅要自己做饭而且只能用炭生火取暖。虽然许多志愿者都不适应恶劣的天气环境,但他们仍然咬牙坚持,依旧按计划进行每一项任务,给孩子们上些简单的音乐或者舞蹈课,进行家访以及开展扶贫调研工作。

为了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以及学生的家庭情况,以便第二次家访和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123日,第一次家访正式展开。家长们对支教队员们的到来表现得很热情,一进门,家长们就招呼老师们坐下喝水,这让队员们在这寒冷的冬日有了一丝暖意。刘琴在团队中主要任务是进行新闻播报,她认真聆听家长得每一句话,做好记录。支教老师们了解到,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有的还是单亲家庭,甚至是孤儿的情况,他们大多生活贫困,于是老师们分成五组进行第二次家访,她们不仅为孩子们带去了饮水杯、文具盒、本子等学习用品,对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了详细的解答,还对单亲家庭的学生进了心理上的疏导。

在诸多活动中,“募捐活动”意义巨大。山区的冬天异常寒冷,为了让平原镇高席完小的贫困学生能够安心学习,温暖过冬,德联春晖支教队的成员在开展支教活动之前,通过社交网络发起了“献爱心,送温暖”的爱心物资捐助活动,此次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共筹集到衣物214件、饮水杯110个、书包17个。在本次爱心物资的发放过程中,46名贫困生拿到了各自挑选的礼物,每个孩子都非常开心。

记者采访期间正值刘琴及团队排练文艺汇演之时,晚上11点多,刘琴一边忙着排练开会,一边接受记者采访,她却处理得井然有序,不慌不乱。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是忙碌的,有活动的时候晚上还得加班到很晚,“虽然只有短短半月,但我已经和队员以及学生结下了深深的情谊,这个经历,让我毕生难忘。”当记者问道参加此次活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时,她表示:“平时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从来没有多余的,都喜欢买一些自己喜欢的衣服鞋子啥的,这次来看到这里的孩子吃不好穿不暖,我想以后我不会再乱花钱,反而要省钱帮助这里的孩子。”

漫漫回乡路,暖暖支教情。刘琴用自己得亲身经历阐释了什么是“囊萤映雪,厚德载物”,同时也践行了一个大学生应有得责任与担当。

(编辑:赵晟 责任编辑:韩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