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指尖上的面塑” 管院学子体验“非遗”文化魅力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8-07-15浏览次数:325

  (通讯员:雷庆、胡轶713日,管理学院拾遗2018年“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第三次赴壹粟坊工作室体验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塑。6月份中下旬,实践队利用2个周末的时间,已先后两次前往学习,还组织召开了专题分享会,交流学习心得固化学习成果。     

               

面塑,俗称捏面人距今约有1400多年的历史。南宋《东京梦华录》中对捏面人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谓之为果食工作室现场,壹粟坊创始人、非遗传承人、面塑艺术家壹粟亲自教授队员们面塑的技巧要点面团用手压开,把颜料均匀的涂在面上,再揉拉面团使颜色均匀延展上色完成手上没有沾染颜料,壹粟灵活不带一丝含糊的手上功夫,令人实践队员深切领会到“知易行难”

                 

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经过揉面塑形和配色等过程,实践队员都能简单制作一些卡通人物。学习过程交流文化感悟,使得队员们更深刻的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实践学习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面塑的了解,更体会到面塑大师独有的人格魅力。队长闫润涛说:壹粟老师对每一件面塑作品严格要求、精益求精,稍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就重新开始,绝不敷衍,老师身上热爱生活,追求完美,注重细节,淡泊名利的个人品质让我非常敬佩”。

此次假期,时间宽裕,队员们都带着满满的期许和自信再出发。他们纷纷表示,过去觉得“非遗”离现代生活很远,此次能够亲身感受“非遗”的无限魅力,内心回味无穷,后续一定把握学习机会,争取开学后,能拿出更喜人的成果与广大同学分享。队员胡杰考虑实践学习结束后,在学院创办一个面塑社团,让同学们也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据了解,管理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于今年5面向全院学生征集队员通过自荐报名笔试和面试等欢迎,重点考察学生对非遗文化”的了解和个人手工、绘画特长。经过多次筛选,综合考评最终选拔出了13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组队

              



人物介绍:壹粟,原名刘洁,面塑艺术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现主要从事面塑文化推广。多次参加国内外艺术展出,作品被国内外收藏人士辗转到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地。2013年创立面塑艺术工作室“壹粟坊”,发扬传承中国面塑传统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