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学子三下乡:开展“心益计划”,助力留守儿童重塑信心
(本网讯通讯员 郭晶怡)“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来鹤村我们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春晖志愿服务队为响应十九大精神,秉持“逐步开拓孩子视野,亲眼见证外部世界”理念,带着“心益计划”来到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来鹤村,在此展开了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
此次支教活动融入了一大特色——“心益计划”,这是湖北省内高校中唯一将“心益计划”融入支教活动的团队。“心益计划”是日慈公益基金会所属的一大项目,该计划旨在招募能力强有爱心有责任心的大学生支教团队,通过线上线下体验式培训,让支教志愿者能够具备基础的儿童发展和心理学知识,帮助支教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发现贫困地区困境儿童(尤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提升其心理弹性。为了更好完成支教任务实现心益计划目标,在团队前期准备过程中,通过视频文字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体支教人员在校参与了心益课程的培训。
此次支教活动的心益课程以《心智素养课程》为基础开展教学,课程内容分为认识自我、目标设定与实现(认识目标、目标分类、实现目标每一步、客服目标障碍)、人际交往三大板块;共12个课时,每课时45分钟。
正在阅读心益教学课本—《心智素养课程》的小男孩。(伍玥摄)
心益授课模式为不批评不强迫,课堂内容贯穿趣味游戏和体验活动,以鼓励和引导为主;当点到学生回答问题时,老师不会过多强调答案对错,而是在于引导学生更多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现在我们要进行趣味投球游戏,表现活跃的同学会有奖励。”任课志愿者通过课堂积分制进行游戏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老师,让我来!让我来!”“老师我想试一试”平时羞于表达的部分同学在积分制激励作用下也开始变得有信心起来。
课前学生们认真听着志愿者老师讲述课堂游戏活动规则(伍玥摄)
六七年级课堂上支教志愿者引导学生积极发言(伍玥摄)
进行“拧成一股绳”的游戏(伍玥摄)
课下交流也是心益授课过程中的一大重要环节,一般采用面质的方法,主要通过发现孩子们身上存在的矛盾,指出孩子们不自觉并且重复的特定行为或语言,帮助孩子们认识不合理的自我挫折、自我偏差与自我倾向。
心益课堂开课以来,效果颇佳,四五年级课堂气氛尤其活跃。任课志愿者韩佳桐表示在支教过程中会根据每一节课堂效果进行内容调整,尽量安排契合学生需求的内容,更好地调动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在课堂上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