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我校2019年“青春心向党 建功新时代”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蓬勃开展(一)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7-16浏览次数:1028

    本网讯 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于日前启动,我校各“三下乡”队伍也陆续开始踏上征程,扎实开展活动。今年暑期,校团委共组建301支实践团队,其中校级重点立项团队55支,院级团队246支,此外,个人立项1600余个,共计6200多名志愿者奔赴全国各地,广泛开展政策宣讲、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卫生防疫宣传、文化宣传等实践活动。同学们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在服务基层群众的过程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成效显著。


 

    扶贫攻坚篇——

“京鸿”志愿服务队:专注扶贫脱贫播撒希望之种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不仅仅是要对经济进行扶贫脱贫,更要对文化扶贫脱贫,对精神与思想进行脱贫扶贫,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曹场村地处曹武镇集镇,位于京山县东大门,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在外务工人员占大部分,村内居民多是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校“京鸿”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便是针对这群留守家中、对知识与关爱尤为渴望的孩子们进行无偿教育辅导。

据了解,此次曹场村“希望家园”暑期培训活动共收学生11名,其中有一半是低保户、贫困户家庭子女及留守儿童。重点关注、关心、关爱这些缺乏陪伴、物质匮缺、求知旺盛的孩子们,给孩子们幼小稚嫩的心灵播撒下希望与爱的种子,正是创办“希望家园”一直以来的初心与目标。



 

暖心支教篇——

“反哺家乡·报效桑梓”阳光筑梦队:中国结,“结”出师生情

中国结,一种令世界惊叹的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具有独特的东方神韵。79日,我校反哺家乡·报效桑梓阳光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来到宜都市高坝镇,“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筑梦飞翔,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宗旨,开设了传承中国民间艺术传统——编织中国结的课程。

手工课授课期间,教室里充满了学生询问编制中国结步骤、呼喊志愿者教师和编制成功时欢呼雀跃的声音。课后,11名助教志愿者教师纷纷表示,在讲解编织中国结步骤的过程中,学生充满好奇心,热情很高。如意结有吉祥如意、四季如意、平安如意的寓意,红色代表吉祥、乐观、喜庆之意,编织红色如意结,希望能给孩子们带来吉祥、好运。

主讲教师向炎朝表示,上课前一天,助教志愿者教师已经仔细学习了如意结编织视频,为第二天的手工课做足准备。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动手能力、理解能力差别很大,课堂上主要讲解变化结中简易如意结的编法,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采用“手把手”式教学方法,同时,为了增强学生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的整体意识和团队责任感,教学时采取了“以大教小”让小组成员里年龄大的学生教年龄小的学生编织如意结的教学策略。


 

文化调研篇——

“椽承”队襄阳古城调研:叹襄王府兴衰,兴护古建筑风尚

79日上午8时,我校社会实践“椽承”队前往襄王府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一探襄王府风雨兴衰。

队员们走近襄王府,马上被王府门口绿影壁深深吸引。绿影壁主浮雕为二龙戏珠,两边各雕一巨龙舞云戏水,组成一组完美图案,边框精刻95条小龙飞舞于彩云间。队员们站在壁前,欣赏绿影壁雕刻细节以及每个角落,惊叹古人鬼斧神工的技艺,其浮雕龙各具神态,前呼后应,栩栩如生,保存570多年至今基本完好。

 “来到如今重建襄王府进行调研,仅为原貌千分之一就已经令人惊叹,可想曾经王邸之庄严宏大,瑰丽繁华。襄王府在清末被焚毁后,即长期废弃,一衰就是三百年,让人不由得感慨它命运多舛。”队员张周心怡感叹到:“新时代下的我们应谨记教诲,响应国家号召。对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建筑好好修复保存,为我们的后代守住这历史的活化石。”

据悉,此府为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襄王朱瞻墡所建。建筑气势宏伟,矗立在门前的绿影壁雕于崇祯十四年王府被毁,唯照壁留存至今。现今坐落在襄阳城南绿影壁巷东端的襄王府,政府于 1993年仿照当时建筑风格在绿影壁北侧上重建了襄王府大门和大殿并对绿影壁进行抢修。



 

知识宣讲篇——

“七进宜都”志愿服务队:大手牵小手,共倡垃圾分类文明知识

为响应国家对垃圾分类的号召,贯彻宜都市“文明城市”称号,提升小学生们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7月12日,湖北宜都六个社区携手我校“七进宜都,情暖清江”社会实践队共同举办了小学生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公益活动,来自辖区的小朋友共计18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开始前夕,志愿服务队段亚丽老师首先介绍了目前地球的生活环境情况,号召小朋友们作为“保护地球的小勇士”积极参与到这次垃圾分类活动中去。通过开展一场“垃圾分类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并在活动现场播放动画片蜡笔小新一家人分类投放垃圾的小视频,形象生动地为小朋友们讲解了垃圾如何分类的相关知识,教育大家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让大家更加知道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后,“七进宜都”志愿服务队还开展了一场有趣的垃圾分类小游戏,把小朋友们有序地分成3个小组,让她们运用学到的知识,积极动脑,找出被放错的垃圾。八字桥社区的小朋友易展颜在游戏结束后说:“谢谢志愿者老师教给我垃圾分类知识,我会从自己做起,每天认真分好垃圾再投放,与父母一起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美好家园。”

本次活动不仅让小朋友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学习到正确的垃圾分类方法,认识到生活中垃圾的种类,还带动小朋友们增强垃圾分类意识和保护环境意识。在以后的日子里,人人争当垃圾分类的推动者,争做文明分类的实践者。


(编辑 张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