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七进宜都:军事理论进课堂,我为我国争荣光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19-07-21浏览次数:317

    本网讯(通讯员 段亚丽 田一)“老师我知道!我们车家店村在湖北,属于中部战区!”近日我校“七进宜都,为爱出征”社会实践队前往宜都市车家店村委会为当地孩子们上了一节充满趣味的军事理论课。老师用生动形象的语句,结合实际向同学们介绍讲解了当今中国一些基本的军事知识

“军事理论课”的构想由我校“七进宜都,为爱出征”社会实践队队员陈奕成提出:“有不少孩子们跟我们提到,将来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中国军人,保家卫国,”他说道,“我们就是想借此机会,在给他们科普军事知识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军人梦添一份柴,让这一簇火能够燃烧得更远一些。”


图为老师讲解中国军种的区别。

红绿色的陆军军旗,红蓝色的空军军旗,孩子们的眼睛被不断变化的投影幕布所捕获,沉浸在陈奕成老师抑扬顿挫的语调中。陈老师从基本知识开始讲解,将课程分为战区,军种介绍两部分,其中又重点描述了不同军种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穿插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小故事。同学们都深有感悟。

他还由影视娱乐做切入点,通过深受孩子们喜欢的《红海行动》、《战狼》等作品,带领孩子们认识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服装与工作意义,“事实上,现今除了中国以外仍然有部分国家地区正深陷在战火的苦痛中,联合国维和部队正是为此而生,其中也有不少中国人民献身。所以你们要知道,今天的中国,甚至世界大部分地区的和平都是来之不易的。”他表示,“艺术来源于生活,中国军人,以及世界军人们经受的远比你们想象的更加残酷;但正因如此,他们的职业也更加荣耀。”


图为老师为孩子们展示不同军种的国旗。

在课堂还剩下半个小时的时候,陈老师向全班播放了以中国军人为主题的视频。视频以纪录片和影视作品为素材,为观众描绘了中国军人的值得尊敬的战场。那里有炮火,有硝烟,但更有祖国人民殷切的希望,当视频中响起呐喊,“大风!大风!大风!”孩子们也都自发齐鸣。“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战士的声音与孩子们的童声混合在一起,发出了震天的声响。“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图为正专注听讲的孩子们。

课程结束后,一位小男孩站起来面对全班大声喊道:“我以后要当陆军!”他的话语不甚成熟,甚至因为无法把控情绪而有些破音,但全班的孩子们连同老师都为他鼓掌喝彩,见证了他小小的伟大的誓言。


图为孩子们到讲台上说出自己的梦想。

这次军事理论课是一次关于结合社会实际的新尝试,“真正的军事理论是个很艰深困难的主题,但我们在考虑当地孩子情况后决定简化其中大部分内容,结合一些新媒体的形式让孩子们可以比较直观地了解和学习知识。”陈奕成老师如是介绍,“但同时军队又是个可以让大多数孩子们引起共鸣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所以这一节课也同时充当了爱国与参军宣传教育课。”

这次课程的成功进行也给了我校外国语学院“七进宜都,为爱出征”暑期社会服务实践队队员一个新的方向,“不仅孩子们表示自己学到了很多,家长们也对孩子们的积极表示了惊喜。通过这次课程,我们在教习学生们的同时,自己也对我国军事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我们会在今后的课程中继续贯彻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从而帮助他们构建完整的价值观念,促进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编辑 张燕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