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湖北学子三下乡:弘扬中华文化知识 促进文化沟通交流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7-13浏览次数:239

本网讯(通讯员 胡香仪)7月6日起,我校向日葵对外汉语线上交流志愿服务队正式开始网络授课,分别对接越南、老挝、柬埔寨等部分汉语爱好者,开展为期二十天的线上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以线上教学的方式开展,旨在帮助想要学习汉语、想要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汉语爱好者们能够更加灵活自然地运用汉语知识,更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提高汉语言基础素质,锻炼语言交往能力由于考虑到部分汉语爱好者基本学习情况的差异,团队将其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不同学习阶段的对象,志愿者们分层对接,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落实每项准备工作,帮助每位汉语爱好者解决实际问题,关切他们对中国现状及文化需求,建立汉语友好交流的桥梁。

首先在对接不同学情的汉语爱好者时,志愿者们从每个人的基本学习情况和能力出发,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对于初级水平的学习者,教学任务的重点在于帮助他们可以熟练运用汉语进行口语交流和日常的沟通训练;面对中高级水平的学习者,因为切实考虑到他们有扎实的汉语基础,所以教学的重点则关注在专题讨论方面,只需引导他们使用汉语进行广泛的社交和阅读简单的中文刊目,进一步提高汉语水平,满足他们想要了解的部分中华文化的兴趣与需求即可。与此同时,在整个教学阶段中,志愿者们坚定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文化输出的同时,也做到了保护国家安全,捍卫国家尊严,合理对待敏感问题。

随后在实际教学当中,团队的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中国的文化知识,还有涉及越南等多个国家地区的习俗文化,在与学习者的交谈中,不难发现汉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之深,尤其谈论到当今中国的流行文化,很容易与学习者产生共同语言,这种文化之间的碰撞和交互,让整个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在课堂交流环节中,志愿者也会耐心地纠正学习者的发音和语法错误,帮助学习者正确的表达句意,在讲述到一些简单的词汇时,也会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大家普及中国的地理知识、南北差异、民俗饮食等方面。

最后在线上授课结束时,志愿者会利用剩余时间认真询问大家的意见,通过总结与讨论,提出对课程改进的方法和措施,特别是征求汉语学习者的实际情况和建议,对课程和教学计划做出调整,一同完成教学目标。在试课过程中也发现大多数学习者对于汉字的兴趣较为浓厚,汉语言文字本身是中国民族文化的载体和表现,也是文化对外输出的工具。帮助学习者正确书写汉字,普及汉语言知识也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目标,志愿者们因势利导,在后面的线上授课中也将为各位学习者准备了针对性的语言文字课程,来展示中国汉字的魅力。

空闲的线下时间,志愿者也会通过聊天软件与学习者们热情地探讨所熟知的各国出圈作品,歌曲、影视等,不断增进文化认同与情感认同,为友好合作凝聚力量。对于部分想来华进修的留学生,团队也提供了学校信息和资料,耐心地解答各种疑难。

我校向日葵对外汉语线上交流志愿服务活动为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构建了一个平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同时,也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对外文化的传播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在交流中学习,在学习中提升,不但要体现中华文化的异彩纷呈,而且也要展现兼收并蓄的特性。向日葵宣传队也将秉持着弘扬中华文化知识,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理念,满足汉语爱好者的文化知识需求,共同努力,营造更好的对外文化交流环境。

为本次课程的队员给各位爱好者进行简单的双语自我介绍

为初级教学组课程内容的第一环节,学习者们分角色朗诵对话,测试部分学习者的汉语发音和沟通能力。

为本次课程的第二环节,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分为问答两种不同的形式对课件中呈现的案例进行组词造句,在这个互问互答的过程中,主讲人耐心纠正学习者们的发音问题,对简单的词汇进行扩充和阐述在与学习者的沟通中也发现了一些语言方面的错误,通过仔细的解答和询问,给学习者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为课后交流环节,主讲人询问大家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踊跃参与,各抒己见,并对此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责任编辑 杨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