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杜开彦)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品味非遗文化,6月27日,我校 “拾遗”志愿服务队在洪山区文化大厦开展了第二次实践活动——观赏传统工艺美术展。
据悉,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为“传统工艺美术展”,展览展示了洪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早上九点,“拾遗”小队整装待发,集体向着洪山区文化大厦前进,开启今天的传统文化探寻之旅。
一进门,我就被各种精美的剪纸深深的吸引住。大家都惊叹于剪纸技艺的高超,纷纷驻足观赏,享受这场视觉盛宴。比如剪纸作品《厉害了,我的国》,中间部分是故宫,左右两边是正在发射的火箭,上面是两颗卫星,下面是高速飞驰的高铁,上面还写了“一带一路”,众多要素给我们展示了建党以来我国的伟大成就,展示了一幅国富民强的美好画卷。这也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日益强大,而且我国提出的科技兴国并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脚踏实地的发展科技。

图为胡氏脱手剪纸作品《厉害了,我的国》。通讯员杜开彦摄
看完了《厉害了,我的国》,剪纸作品《辉煌的历程》也让我叹为观止。这幅作品分别刻画了我国建党以来优秀的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细致勾勒出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从苦难到辉煌的艰难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剪纸的下半部分是万里长城、人民群众、繁花似锦,这展示了我国一路走来不断成长、壮大,党与人民群众风雨同舟、同甘共苦,与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备受人民群众拥护,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看着这幅作品,我心底的自豪感油然而生,生于华夏,我是如此的幸运。

图为胡氏脱手剪纸作品《辉煌的历程》。通讯员杜开彦摄
还有一幅作品也深深的打动着我,那就是《袁隆平》。这幅作品上面的袁隆平爷爷扎根在稻田间,投身于“禾下乘凉梦”、 杂交覆盖全球梦的伟大实践中。袁隆平爷爷说,我们做人要像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所以我们要好好吃饭,好好长大,不断沉淀自己,为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我会永远记住袁隆平爷爷的话,珍惜粮食,厉行节约,好好吃饭,不浪费粮食;好好成长,为国家贡献一份力。

图为胡氏脱手剪纸《袁隆平》。通讯员杜开彦摄
观赏完精美的剪纸作品,接着就是具有湖北特色的《楚风布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争分夺秒》这幅作品。这幅作品展示了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与新冠肺炎争分夺秒,从病魔手中抢救病人。这是中国众多医护人员抗击疫情的缩影。疫情期间,全国上下同心协力,共抗疫情,风雨压不垮,苦难中开花,疫情并没有把我们打垮。我们各族同胞团结一心,人人都是参与者,人人皆为战斗员,在党的领导下,共同打赢了这场新冠疫情防控攻坚战。

图为楚风布画作品《争分夺秒》。通讯员杜开彦摄
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并没有藏着掖着,而是与世界各国分享防控方法,积极研发疫苗,支援其他国家,尽显大国风范。“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再黑暗的夜晚,也会有璀璨的星河。疫情固然可怕,但是中国是一个在万千磨难中成长的千年古国,缔造这个伟大史诗的就是无数平凡的你我。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坚毅又勇敢,一切阴翳在我们面前都会过去。中国,注定不凡。
看着这些优秀的展品,我知道,它们并不只是一些僵死的图案,而是一件件包含了传承人的心血、情感的作品。在这个工业化、流水线的快时代面前,传承人对非遗文化的这份坚守、执着,显得更加可贵。
(责任编辑 杨梓秀)

共青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委员会 信息化办公室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