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湖北二师三下乡团队前往湖北美术馆有感

时间:2021-07-18浏览:1004

本网讯(通讯员 张运轩)为深入了解艺术创作之艰辛,感受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626日,我校三下乡非遗传承队—“拾遗”志愿服务队全队整装出发,前往了本次参观的目的地——湖北美术馆,对美术馆内深藏的艺术品进行参观。随后来到解放公园进行了队伍的“破冰行动”。

据了解,湖北美术馆位于武汉市武昌东湖之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与湖北省博物馆相毗邻,是省文化建设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我在游览的过程中看到了许多作品,有绘画,有雕塑,还有创意设计。我作为一个对艺术了解不太深的人,看到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呈现在我眼前,实在是觉得很惊讶,心中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图为成员分享心得 通讯员徐思瑞

我还记得电视中有些知名设计师说到:“设计灵感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我看到的作品中,大多数创意与生活贴切相关,但是善于观察思考的人把它们应用于艺术作品中,并且进行创意性加工,最终呈现给我们的便是优秀的绘画。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幅《争分夺秒》画作,它直白的刻画出疫情时期,医护工作人员们救死扶伤时抓紧每一分钟的焦急模样,尽管是静态的绘画作品,但是在画家的笔下也可以栩栩如生。关于中国美术馆的油画作品展,由于时间原因对于每件作品我只能大致看一下,不能细细品味,但是每一件作品都是令人大开眼界的。用任何文字来赞美这些画作都不过分,也不会让我觉得肉麻——艺术是朴实无华的语言,它就像文学一样,能为人开拓理性所不及的能量泉源。令我深受感动的是,画家捕捉到瞬息多变的生命力,并能将它腾跃于布上,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想必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能力、要继承的精神吧!

游览之后,我心中有无限感悟。每一幅画作,每一个造型,每一类画风,每一种思想,都是画家心之花蕾的绽放,是深自灵魂的抒情、发自肺腑的感叹。重要的是,在作者的感情随笔流动成凝聚灵性的作品时,它对旁人的启迪也往往是不可估量的。我想,正是这些激起了我对艺术之路充满向往,期望着不远的一天可以有一个十分空闲的时间让我再次踏入这座艺术的殿堂,好好欣赏一下馆中的每一幅作品,努力看透每一幅作品背后的精神所在。

图为美术馆作品 通讯员张运轩

图为美术馆作品集。通讯员张运轩

艺术设计是为人民服务的,大到空间环境,小到衣、食、住、行,它应该是人类社会一定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完美结合。好的艺术作品给人的视觉冲击力必定是非常大的,而很多又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是普遍的规律。很多时候我们会感觉自己也接触过这些事物,而我们却没有把其应用于艺术设计中。我的感受也较为深刻,尤其是绘画展览,感触颇深。首先是美术展的主题性美术是反映生活的表现载体,虽然反映的是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对情感的宣泄,但最终反映的是社会生活。我们团队也将用心去感受这些伟大作品,正在欣赏的同时让更多的人所了解,实现此次非遗实践队的目标。

短暂且意犹未尽的参观结束了。不管我们是走马观花、囫囵吞枣式观赏,还是静下心来细细去品味,尝试着去摸索创作者想表达出来的情感,都会发现其中的乐趣,与之产生共鸣。展览中,我观察到每一个人都能够找到自己有兴趣的作品细细的观赏,也许每一个人在美术馆都因为这些美好的事物而丰富了每天忙碌的生活了吧!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参观活动,在接下来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会沉浸在创作之中,用心去传承非遗文化。

(责任编辑 杨梓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