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张悦)为了解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学习党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促使红色基因的生命力更加旺盛,我校“拾遗”志愿服务队于6月30日前往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和辛亥革命博物馆,深入实地聆听历史的声音,感受红色精神的源远流长,切身体会革命先烈的豪情壮志与大无畏的革命精神。8:30队员们在图书馆门口集合,之后便开始了丰富的实践之旅。

图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内的鄂军都督府。 通讯员 张悦 摄
志愿队的队员们还未接近纪念馆,就被这一庞大的红色建筑物吸引,满怀惊讶的前行,走到之后按照工作人员的指引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再依次进入。志愿者们踏入纪念馆,便被这“红楼”所震撼。“红楼”里还原了当年湖北军政府里的各种机构,志愿者们身临其境感受革命者工作时的紧张氛围,深感革命者开拓精神的伟大。革命者们不辞辛劳,将全部心血注入到国家发展中,面对陡且险的“大山”革命者毫不畏惧,积极开拓新方法、新途径。在主楼的会议厅里,志愿者们可以看到复原的军政府的公告,向天下昭告革命主张,号召推翻清政府。革命者们就像一粒粒种子,埋在了中国黎明前的黑暗里,种子生根发芽,逐步长成参天大树,撕开漫漫黑夜,最终迎来黎明的曙光。

图为志愿者参观完纪念馆后在智能机器上做题。 通讯员 周文洁 摄
主楼大厅里设有智能答题机,志愿者在答题中了解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在浏览解析中牢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牢记历史方能开创未来,如今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康幸福,但仍应牢记革命者不惧危险开天辟地的革命精神,牢记青年一代的使命,让使命在于心,在于行,脚踏实地,力所能及做实事,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志愿者能从智能答题机中了解到那段不为我们所知的历史,进而更深刻的体会到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与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图为辛亥革命博物馆内的武昌起义史记陈列。 通讯员 朱灿 摄
站在辛亥革命博物馆武昌起义的史记墙边,成员们感受着历史的硝烟弥漫。史记展览墙上的展览内容上环环相连,形式上各种独立,以独特的艺术方式将各重要语录相连接,极具美感,而背景和灯光的巧妙结合又营造了一种肃然的氛围。看着那展板上的一句句话语,我们甚至可以联想到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战场上,为了祖国的解放,不惜一切的与敌人厮杀,口中高呼着“天下为公”等一系列无私的话语。望着史记墙一幅幅横幅上的字,仿佛自己早已化身为一名光荣的革命战士,在武昌起义的呐喊声中,为着人民的自由而奋起拼杀。

图为“拾遗”志愿服务队在辛亥革命博物馆前合照。 通讯员 徐思瑞 摄
志愿者们参观后感受到了中国革命先辈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与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革命先辈们敢于创新,敢于开拓,才有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处于新时期的青年们应秉承先辈遗志,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敢拼敢闯,为秉承先辈的意志而将自身投入不懈的奋斗之中,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投入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责任编辑 杨梓秀)

共青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委员会 信息化办公室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