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湖北学子三下乡感悟:点燃烈火青春,不负韶华行且知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1-08-16浏览次数:884

  本网讯(通讯员 曹田甜)今年的暑假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背着书包,拿起行囊,作为青年志愿服务队的一份子,到一个我从未去过的陌生城市进行支教授课。是的,我是一名来到荆州市荆州区八岭山镇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授课老师。从719日到82日,我们在八岭山镇度过了一段别样的暑期时光。

岁月不居,时间回溯到82日,上周一。我们原定四周的三下乡活动因为疫情原因戛然而止。人们都说,如果没能做到好好告别,将来是会后悔的。可每一次,就算提前做好准备,在脑海中想象无数遍,告别还是让人猝不及防。在接到结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后,我在半天内整理好了闭班仪式的策划幻灯片与主持词。当晚,我很害怕第二天的主持状态不好,这是最后一次与可爱的孩子们见面,但我还是失眠了。第二天上午,我们队急匆匆的完成了闭班仪式,急匆匆的收拾行李,急匆匆的各自分别。这闭班仪式中间的部分我却记不清楚,或者说不想记起来,分离是多么让人害怕的一个词。回到家后,关于支教的记忆,一切的一切仿佛过去了很久,实际上才过了一个星期。在家里,我开始回忆起队员们在一起度过的时光,点点滴滴都让我甘之如饴。

图为青年志愿者曹田甜上课场景。通讯员 张彦霏 提供

其实我明白,让离别有意义的是记忆,是仪式,是自己的付出。回想我们一队人初来八岭山镇,满眼都是陌生,陌生的队友,陌生的地方。但我们彼此又都明白,既然相聚于这里,那说明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爱与温暖带给支教的儿童们。大家共同克服了许多困难,尽管我们彼此只认识了两个星期,但却像认识了许久一样。三下乡社会实践让我们这群有相同梦想的人聚在了一起。我们七个人像是战友,又像是家人。

三下乡支教,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混龄的孩子,最小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最大的孩子已经是初一的学生们。我们准备的课程并不能在施教环境里发挥出来,所以我们在现有条件下准备的并不充分。原以为这样支教的班级会是个吵闹的班级,但孩子们都很懂事,上课认真听讲,课堂氛围并不尴尬。我们与当地孩子们相处的时间并不长,在临别时,却有好几个孩子悄悄红了眼,抹着眼泪,连日常最闹腾的两个小孩子都沉默着。一名学生问我们能不能不要走,问我什么时候再来教他们,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给学生们写了信,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而离别,是为了更好地遇见。希望这次支教不仅仅是给他们带来了新鲜感,更希望他们能够在这次辅导班中获得他们在平常上学时不知道的东西。

图为青年志愿者们与铜岭村当地学生们的大合影。通讯员 吴以足 提供

山野皆有路灯,漂泊亦能归舟,愿所遇皆良善,所行化坦途。离别是为了更好的遇见,相信这一次的三下乡活动,不仅带给了当地孩子们一个别样的暑假,带给了他们不同于平常的心情,更是让我们这群怀着一腔热血的青年志愿者们度过了一个圆满的暑假,一次经济。尽管离别太过匆忙,但我坚信,这一段时光会成为埋在我心中的宝藏。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愿此去前程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责任编辑 徐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