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谢云峰)7月3日,我校“拾遗”志愿服务队在红安绣活传习所进行正式的红安绣活研学培训,通过前面两天的参观与学习,我们了解并掌握了红安绣活的基本方法与精神内涵。刘寿仙老人先向大家展示着已缝制完成的绣包,大胆的配色,细腻的针法,将鞋垫上缝制出来的孔雀活灵活现的展示出来,为我们自己动手打下了基础。
随后,我们拿到了刘寿仙为我们准备的绣活材料包,针、线、布、绒与剪刀等等,我们兴奋拆开,相互讨论着想要什么图案,有人为建党100周年想着口号,有人模仿着刘寿仙老人的孔雀,还有人设计着花骨朵,然后大家将自己设计好的图案临摹在绣布上,再用绣绷固定好绣布,就可以穿针开始动手了。我面对线圈,胡乱地拆着线,想着尽快从几股线中抽取两股,却没想到打了结,刘寿仙老人笑呵呵地走过来,把我打了结的线拿过去,一边拆着一边说,“绣活是需要耐心的,急急燥燥、马马虎虎可就容易这样,简单的拆线也是需要小技巧。”我红着脸,才发觉自己一心是想要完成任务,而不是享受针线带给自己的沉稳与安宁。

图为志愿者在红安绣活传习所相互讨论自己准备选用的图案。通讯员 温洪胤 摄
陆续几天,大家都是早起到达红安绣活传习所,自己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绣着作品,本看似枯燥无味的重复生活,也被绣活所填满。在这里,生活不像是城市的忙忙碌碌,看不清别人的笑脸,看不见天上温柔飘着的云朵;在这里,一切都是那么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再传习所努力着完成自己的作品,晚上和同伴朋友嘻嘻哈哈分享着今天的快乐与趣事见闻,日子生动充实。

图为民间绣活传承人刘寿仙帮助志愿者整理线头。通讯员温洪胤摄
阳光总是洒在绣活的桌面上,我开始对重复的针线绣活有了烦躁,也渐渐失去了最开始对绣活的好奇与主动,刘寿仙老人的女儿刘珊像是看出我的厌倦,“可以好好休息一会,不用那么着急”她悄悄走到我身边,“要不你来看看我做的收藏吧。”她马上转身从二楼拿来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她的“收藏”——自己捉来做成的昆虫标本,她向我们讲述着怎么制作,又是从哪里得来的,大家都小心翼翼捧着标本,拍照留恋,“可以在这看看天,发会呆,不要愁眉苦脸了。”她笑着我说,身后的阳关依然刺眼,云朵还是悠悠地在天上飘着,知了发出细声的啁啾,本是闷热的天气,在阵阵风的吹动下,才显露一丝富有人情味的凉意。我看着刘珊阿姨淳朴的笑,想着自己前脚还因简单的绣活而烦躁不仅羞愧,她们母女俩难道不是每天面对着针线,她们依然笑呵呵的,面对相同甚至重复的生活,她们依然心中寻找乐趣,制作标本,感受着大自然,不禁让我思考,我们在城市中,总是觉得自己充满烦恼与不甘,或许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我回想着在这的生活,并不是自己在家里的无所事事或昏睡一整天,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如此平淡,所有的日出日落、寒来暑往没有什么区别,一切的欢笑、泪水竟然相同,没辉煌之处,浑然不知地穿梭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中。面对人生涌起的不过是淡而又淡的感觉,平凡得像一束远方的微光、一叶小草、一滴晨露。为此我也惆怅,我也感叹,但也正是无数个平凡的日子组成了自己多彩的一生,正是无数个日子组成了这个灿烂的世界。在我观赏、羡慕他人在自己人生舞台上绚丽起舞的同时,却忘记在平平淡淡的日子里享受那一份宁静的美丽,享受人生的另一番情趣。祝愿以后的我喜欢自己人生旅途中的风景,但不会忘却自己前方的目标和看清自己脚下的路;我虽然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但我决不会在意别人如何看我;我只喜欢关照好自己的事情,但从不会拿看风景的眼光来看别人。
(责任编辑 冷熠晨)

共青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委员会 信息化办公室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