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杨梓秀)“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这是论语中的一句话,说的是一个人整夜不食不寝去思考钻研一个问题,没有什么好处,不如亲自去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必经之路,在这条路上,你不再是个孩子,在锻炼,在成长,跌跌撞撞,且歌且行。
接纳了夏日炙热的感情,我们与我校“拾遗”志愿服务队相遇,选择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在武汉实践的这几天,我体会到了为实践而准备的细致,体会到了这座英雄城市的温度,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为如今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努力。为了调研,我们来到了武汉的东西南北方,辗转于各路公交地铁,欣赏着路途的风景,只为能够记录最真实的状况。

图为“拾遗”志愿服务队于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前拍照留念。通讯员 徐思瑞 摄
“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百事举矣,则富强不足谋也。”作为实践,我们当然也具有独有的流程安排,从开始组队、确认实践主题到实践的开始、分工、任务布置,看似容易,实则很难。队长是我们队伍的支柱,实践前,队长针对我们的特点、每个人所擅长的方向,为我们分配任务。这样我们便能够明确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保证了实践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在我们的团队中,每个人都在发光发热,明确我们的目标,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队员们大胆去想、大胆去做,有问题一起解决。在这个团队中,我们关心着彼此,互帮互助,真正做到了团结、互助、有激情、有收获。
在此次武汉实践中,我和我的团队同伴们一同前往了湖北美术馆、洪山区文化大厦、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以及辛亥革命博物馆等实践地点,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我们在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感受党与人民的血肉关系。

图为“拾遗”志愿服务队成员参观毛泽东旧居。通讯员 何韶洁 摄
其中,中共五大会址内简陋的会议室里,似乎荡漾着为全国人民的呼声,有着为革命的慷慨激昂的呐喊。那些英勇的战士,那些革命的青年,在历史的长河里注定必将永远闪耀光辉。与之毗邻的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的故居,同样的简单和古旧,和寻常百姓家并没有什么两样,可以想象出毛泽东也曾挑灯夜战,奋笔疾书,字里行间深深殷切希望,时而含烟瞭望窗外长江,时而低头沉思。而步入辛亥革命博物馆则这不禁让我们深刻体会那个年代革命之艰苦,那些独具民国特色的物品记录下了那些短暂而又变幻的瞬间,墙上的黑白照片表彰着那些为革命出生入死的英雄人物,多媒体的声光电还原了当年神秘而又庄严的历史场景,而凝聚其中的那种紧张而又惊险的战斗气氛深深地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让我们久久沉浸在那一段祖国饱受蹂躏,先烈们舍生取义,追求自由民主和平的沉重年代里,心潮感慨。

图为辛亥革命博物馆内李鸿章代表晚清政府对外签订《辛丑条约》等诸多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的雕像。通讯员杨梓秀摄
我们参观着不同的实践地点,感受着相同的红色史迹,祖国的山河,处处闪耀着革命的光芒。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伴随着空间的跨越,我们完成了时间的转换,来到那火热的年代,通过这次建党百年,重走武汉红色之路的社会实践,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了解到了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我们思考许多伟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发生的,他们有什么意义,更加坚定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路的信念。我们感激前人,学习前人,也要无愧于前人.
(责任编辑 冷熠晨)

共青团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委员会 信息化办公室技术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