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柳絮因风起,葵花向日倾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2-07-30浏览次数:413

本网讯(通讯员 崔羽翕)教育是一条很漫长的道路,20岁的我们意气风发的出发了。在这个炎炎夏日,我毅然决然选择背起行囊与孩子们共同成长。我要到最艰苦的地方支教,让梦想之花盛开在山村孩子们的心田。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需要一点精神的,那就是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

我依然清楚的记得,在那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同行的队员一起踏上了支教的道路。面对未知,我们满怀期待和激动。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我忘不了到达支教地点时,那里简陋的住宿条件让大家大吃一惊:没有空调,没有电,没有床铺,没有地方洗澡。一切是那么的简陋,顿时我有一种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错觉。对于许多队员来说,可能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生活环境,但对于生活在山村的他们这是他们的家。顾不上饥饿与疲惫,我们立刻投身到大扫除中,打扫出干净的住宿环境。支教路上也许困难重重,但因热爱愿迎万难。

初登讲台,初次讲课的我不紧张是不可能的,或许是三尺讲台,或许是每一位同学响亮的掌声,他们给了我勇气,让我不断成长。我想起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董卿老师说过的一句话:“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选择哪一条道路,它都是荆棘和鲜花同在,有晴空也有冷雨,不过就像鲁迅先生说的,前途很远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面前才会有路。”

一个人可以走得更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在支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团队的力量。互相帮助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互相为对方加油打气,互相述说自己支教心得,互相讨论课题……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当代青年的责任和使命。在带领同学们上中国传统文化课时,我系统的向同学们讲述了春节,中秋节,七夕节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由来和习俗,并一起观赏了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品,精美的剪纸,变化多样的脸谱等等。在这堂课上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更提高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我也深刻感受到了身为一名支教老师,我们要承担起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的历史责任。

图为孩子们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活跃

在讲授科普课时,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学习,我看到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同时科学的种子在他们心里生根发芽。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让孩子们通过我们的教学,去看到外面的世界,去接触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同时也会在他们心里埋下一颗爱的种子。让他们学会奉献,学会成长。我觉得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在这条道路上,有你,有我也有他。路漫漫其修远兮,我辈自当上下求索。

图为志愿者老师与孩子们的手工作品合影

支教是我成长道路上的一束光。一路走来经历了许多,也学会了许多。这段支教的经历俨然给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志愿者生命中画上了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用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支教的道路每走一步都算数。

在这次支教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比如说在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如何和孩子们交流,如何让他们理解和接受知识等等。通过支教让我明白了自身的不足,也让我不断改进自己。在支教过程中,我也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不能一味只考虑自己,同时也要考虑整个团队的用心。这是一个集体,一个致力于支教服务的大家庭。

在支教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奋斗,让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懂得更多道理,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走出去,去为建设家乡奋斗拼搏。

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那少部分人去看见阳光,去照亮他们。故心之所向,无问东西。在支教这条道路上,我定当奋斗拼搏,发光发热。

图为团队成员在出征仪式上进行大合照

(责任编辑 郑景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