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院】忠魂万世烈士情—雨花台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7-17浏览次数:10

本网讯(通讯员 孟明明)今年暑假,加入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焱南”社会实践调研队7月4日赴南京,为缅怀先烈、感受历史文化,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践调研。今天我们奔赴雨花台烈士纪念馆。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雪映山眉紫,烟消树顶圆",这些美妙的诗句,正是历史上雨花台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栩栩如生的写照。宋代金兵大举入侵,抗金名将岳飞在雨花台痛击金兵,雨花台是历代文人墨客乃至帝王将相都吟咏之地,从李白、王安石、陆游、朱元璋、康熙、乾隆到鲁迅、田汉、郭沫若、刘海粟、陈运和,都留下了吟咏雨花台的优美诗篇。但我们到达此地,并不是来欣赏文人墨客吟咏之地,而是怀着敬畏之心来缅怀革命先烈。

它不仅仅是古人吟咏之地,更是革命圣地。从太平天国时期,天京保卫战中,忠王李秀成同清军将领曾国荃曾在此血战经年。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军曾和清兵在这里展开激战,史称"辛亥革命雨花台之役"。1927年以后,雨花台沦为国民党统治者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刑场。走进雨花台,看到烈士纪念碑,瞬间将我拉到当时的画面……,我仿佛看到了南京中央大学、金陵大学等11所大专院校的师生员工6000余人,手拉手走上街头示威游行,仿佛听到了高呼“反对假和平,实现真和平”的口号,要求国民党政府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八项和平条件。成贻宾担任宣传工作,他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向成千上万的群众慷慨陈词:“黎明即将到来,曙光就在前头!”还向国民党总统府门前的士兵振臂疾呼:“不要把枪口对着自己的同胞。”,仿佛看到了为营救被国民党军警拘捕的戏剧专科学校同学,被打的血肉模糊的他。又仿佛听到了在刑场上,马克昌拒喝“倒头酒”,拒吃“倒头馍”,高唱《国际歌》,高呼共产党万岁!还有一位年轻人在南京雨花台高唱雄浑悲壮的《国际歌》,眼神坚定有力。一声无情的枪响,他倒在血泊中,从容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他就是雨花英烈史砚芬,……一招招一幕幕,书中的内容如画面般浮现在眼前。我们忘不掉也无法忘记。他们的声音是那么鲜活有力量掷地有声,仿佛就在耳边,指引着我们。

(图为调研队员祭奠英烈)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翻开厚重的党史,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革命道路开拓者,在雨花台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印记。这里是刑场,浸透了近十万革命烈士和爱国志士的鲜血;这里更是圣地,谱写了一曲曲矢志不渝、视死如归的英雄赞歌。

来到雨花台烈士就义群雕,塑造的九位烈士是牺牲在雨花台不同身份、不同阶层的代表,他们中有工人、知识分子、农民、学生、女干部……”。

大家瞻仰这组壮观的群雕:戴着镣铐、蔑视敌人的老工人和知识分子,怒目圆睁的农民,镇定自若的女干部,咬着牙齿的小报童……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定格下他们的非凡壮举。他们用滚烫的热血,谱写了中共党史长卷中极其英勇悲壮的一章。松柏映照初心,信仰长存天地。

“就是烧成灰,我邓中夏也是共产党员!”“我是始终要为人民大众利益奋斗的,什么也不能动摇我”“我们是真理的追求者,我们是最公正无私的人……”现场,讲解员详细介绍雨花英烈的生平事迹,深情朗诵着多位英烈留下的生死遗言,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誓言,直击人心。

满天繁星中,浮现出一张张烈士的音容笑貌,闪耀在漫漫长夜,照亮了黑暗……停留在这个名为“长夜群星、璀璨天地”的场景前,所有人被深深震撼。长夜群星,璀璨天地,是信仰之光在熠熠生辉。

英烈从未逝去,英烈常存心中,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红旗,看着刻着战士形象的浮雕,听着属于他们的故事,不禁感慨他们的伟大,吾辈当自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

(图为调研队员合影留念)

(责任编辑 蔡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