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走近历史文化之古迹,明晰未来乘风之方向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7-25浏览次数:10

本网讯(通讯员 龚美玲)7月20日,为了让孩子们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名人的宝贵精神品质,深入了解红色文化,培养爱国情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宜都三下乡团队东风社区分队和东风社区工作人员带领东风社区的19名孩子参观了宜都市博物馆。

早上八点班,大家照常在社区办公室集合,看着兴奋地蹦蹦跳跳的孩子们,我感受到了他们对这次博物馆之旅的期待,虽然我是第一次去宜都博物馆,在期待之余,穿上了志愿者小马甲的我也担负着照顾孩子们安全的责任,工作人员让孩子们排好队,清点了人数之后,我们就登上了去博物馆的大巴。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大巴路过了很多美丽的公园,树木郁郁葱葱,江水静静地流淌着,我不禁感叹这富饶绿色之城的美丽,再看向车里的孩子们,大家激动地聊着天,说说笑笑,我看着大家天真无邪纯真的笑容,嘴角也不禁上扬,这样美好的时光是多么难得。

(图为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来到宜都市博物馆)

刚进入博物馆我就被一楼大厅两侧的浮雕吸引住了,我对于上面的人物虽然并不是十分了解,但是我相信随着我们的逐渐深入,我会逐渐走进宜都历史的,小朋友们刚一进博物馆就十分兴奋,有些孩子的声音比较大,讲解员姐姐和博物馆工作人员也上来组织纪律,告诉孩子们参观博物馆需要注意的事项和礼仪,接着,我们便跟着讲解员姐姐进入了一楼的宜都博物馆藏历代文物展,首先展示的是发掘出来的石器时期的石制刀具和斧子,以及早期的生活用品,水壶和锅之类的物品,随着时间轴向后的推移,器物越来越多样,越来越精致,可以看到人们的生活从简单的衣食住转变成更加复杂的社会机制,王朝、祭祀、诗歌文化应运而生,同学们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解说,一边细细观察着多样的历史文物,有的同学也会提出问题,“这个文物是用来做什么的?石器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为什么要进行祭祀?”在讲解员的耐心解答中,小朋友们不仅增长了见识,也以一种更近的方式接触历史。

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我们进入了二楼的宜都历史文化名人区,我看到同学们突然围成一团,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什么,凑近一看,原来是毛笔字体验,我们让孩子们排好队,一个个整齐有序的体验毛笔字,大多数同学写的是自己的姓氏,虽然写的并不是那么好看,但是看到大家对毛笔字如此感兴趣,我们也由衷地感到开心,一直站在旁边观察的两个老爷爷也笑盈盈地看着大家,等孩子们写完后,两个老爷爷也上前展示自己的书法,写下的是“中国梦”“美丽宜都”。作为老年和孩童之间的青年人,看到这副场景,我的心中升起一种奇妙的感觉,感到中国人世世代代流传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感受了到新一辈和老一辈不断交替的历史感,这之间那个隐形的接力棒在不知不觉间已经在我们手中传递了上千年,它还会不断地在一辈辈中国人的手中传递下去,我们古老的又与时俱进的文化,我们的宝贵民族精神和气节……多么奇妙!

(图为孩子们在写毛笔字)

随后我们还参观了红色文化观和宜都名人馆,孩子们认真听讲,在科技的辅助下深入了解历史的故事,感受先辈们的宝贵精神品质。时间虽短,但是我相信大家的收获很大,并且我相信在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下,孩子们一定能成为新时代的新一任接棒人,历史的底蕴和未来创新的精神将在他们身上传承创新,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 蔡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