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统院】湖北学子三下乡:素胚勾勒青花,笔锋浓转淡

发布者:管理员发布时间:2023-08-01浏览次数:10

本网讯(通讯员 吴孟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为进一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思想,提高使命感和价值感,我校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25日去往杨林尾镇兴隆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课。在课上,志愿者们播放一段视频,孩子们从中看到了中国源远历史,欣赏青花瓷纹饰的素雅,惊叹保存至今的工艺技术,体会到中国的古典韵味,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增强了传承文化的责任感,明白了在时代中坚守、耐得住时间的工匠精神。

流光一瞬,华表千年;窑火不熄,匠心不灭。古往今来,中华文化并没有在世纪沙尘中掩盖本色,反而在潮起潮落中熠熠生辉,在岁月打磨下,多了份柔光与淡雅。“天青色等烟雨”青花瓷的美在于颜色的素雅,纹饰的精细,也在于烧制出天青色时经过漫长等待的烟雨朦胧,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均展现出青花瓷所具有的大道至简的独特韵味。

在今天的传统文化课堂上,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带去了“学画青花瓷盘”这一兴趣课。在课程伊始,志愿者们为孩子们播放了一段有关青花瓷的视频,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了解到了青花瓷的制作过程十分繁琐,每一件青花瓷上的纹饰及形状也有着不同的祝福含义。

起初,孩子们并不明白青花瓷代表着什么,在志愿者细细讲解后,孩子们懂得了精美的天青色青花瓷需要工匠无尽等待一场不知何时才来的烟雨,是古时工匠的坚守,对自然馈赠的珍视。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志愿者用一首《青花瓷》让孩子们静下心,共同穿越千年时光,是一场奇妙的相遇,是一场心与心的碰撞,在看到当今留存的青花瓷,心中不禁泛起波澜,经历金碧辉煌、战火纷飞后,仍可触手可及到千年前的生活,经久不衰。

在孩子们绘画青花瓷纹饰时,都一改平日的调皮吵闹,认真比对着图案样例,绘画出自己喜欢的样式。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孩子们纷纷完成自己的作品,虽然笔迹稚嫩,但每个人都用心地描绘出花朵等图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展现出各自的审美情操。

青花瓷课程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一颗名为传统文化的种子,他们在课中通过亲身实践了解到青花瓷的魅力在于坚守,在于不忘初心,体验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朴素、简约、大气之美。志愿者们希望他们以后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使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图为孩子们在纸盘上画青花瓷图案)

(图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画的青花瓷纹饰作品)

(图为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瓷器和中国的英文单词间的区别)

(责任编辑 蔡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