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统院】湖北学子三下乡:童心情系麦田,师生行动齐成长

时间:2023-08-27浏览:10

本网讯(通讯员 牟媛)我有一个支教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参加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去看看别样的风景,体会地方风情。今年暑假,我很荣幸参加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我们一行大学生志愿者前往仙桃市胡场周家嘴村委会开展为期半个月的支教活动,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欢乐,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期。

当时得知自己被团队录取时,内心既兴奋又忧虑,兴奋的是支教的种子终于有机会发芽了,将会带给孩子们欢乐与美好,忧虑的是怕孩子们不会接受自己的授课方法,害怕自己能力不够,不能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但当我真正到达支教点后,忧虑的情绪烟消云散。我依稀记得,来到支教点后,村里的书记提早为我们安排好了住宿,带领大家前往镇上购买生活用品,同时提前准备了教具,尽最大的能力为志愿者提供最有保障的服务,很感动也很感谢村里对支教志愿者的帮助与支持。我们安排好自己日常生活之后,村委会的职工带领大家一起品尝仙桃本地特色产品,介绍仙桃胡场这边的风土人情,不得不说仙桃地处平原,太阳紫外线辐射是真的强。同时,带领大家入户招生,真真切切的帮助我们了解当地小孩的情况,以此帮助我们因地制宜开展合适的特色课程。

我对支教充满了期待,当自己正式成为一名支教老师之后,我深知自己的责任在肩,任务之重。这边的孩子教育设施比不上镇上,尽管天气炎热,但他们依旧每天坚持来上课。或许是因为有了支教老师,他们的暑期生活变得更幸福了。我曾问到一个男孩,我疑惑路程遥远他为何每日都能前往我们的授课地点。他提到爸妈外出务工,在这里有小伙伴一起学习,有老师解答暑假难题,比自己一个人在家好多了,所以,他每天都来,她笑着说:“我喜欢这里”。每次看着他小小的身体背着大大的书包,忍不住心疼小孩子的懂事。支教的我是一根火柴,“蜡炬成灰泪始干”,兴许能照亮一方,即使熄灭了,至少我曾今闪耀过。这短短的时间里,我既不能改变什么,或许孩子们只记得某一年某个暑假来了某个支教老师带给他欢乐,教给他们一些趣味课程,我觉得这些就足够了。在授课学习过程中,我向他们展现多彩的祖国,以此共勉,希望有朝一日,孩子们走出这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开班仪式上,支教老师为孩子们画好了一副欢迎新同学的粉笔画。小小的粉笔承载着满满的希望,老师们都满心欢喜地期待着孩子的到来。虽说万事开头难,但我坚信关关难过关关过。我依稀记得孩子来的时候有些局促不安,时不时的会玩弄自己的手指,静悄悄的盯着我们,眼神躲闪,当我们正式开始破冰游戏时,有的小朋友会紧张,会担忧被点起来发言。我时刻注意着孩子们敏感的小情绪,默默关注他们的一举一动,慢慢的,他开始融入我们了,与大家一起玩游戏,一起自习,甚至会开心的跟家长分享今天上课内容与趣事,走的时候笑容满面,开心的说明天还要来。

在剪纸课堂中,小孩子们聚精会神的盯着支教老师的课件,认真的观看演示视频。当我们开始剪纸课程时,我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传统剪纸,起初担心孩子太小了,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但孩子们的表现非常的好,小心翼翼的使用剪刀,细心的剪掉白色的部分,耐心的完成剪纸任务,会开心的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老师,明天你可以带我们画画吗?”小朋友下午放学特意问到能不能教他们画画。看到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于是晚上临时与一同前往的志愿者开始备课,挑选适合小孩子的课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开始跟我们交朋友。每日下午天气凉爽时邀请我们一同在村里逛逛,争着介绍村里的千奇百怪,散步时时不时的问十万个为什么,同时也会带我们去他们的宝藏游玩地。即使是在村里,他们依然那样耀眼夺目,他们有着自己的天堂:热爱运动,懂事。仙桃有着“体操之乡”的称呼,同时地处平原,这里的孩子从小会骑自行车,早晚跟着家长一起骑行几公里,他们身体素质非常不错。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这里留下的是质朴与纯真。拿去手机记录在这里的每一份美好,带着我的一份记录传播出去。

(图为支教老师为开班仪式做准备,一块黑板承载着满满的期待和梦想。通讯员 张雯摄)

(图为学生的剪纸作品。通讯员 牟媛摄)

(图为学生的卷卷画作品。通讯员 牟媛摄)

(图为小朋友比耶。通讯员 牟媛摄)

(责任编辑 蔡濛)